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
- 题名/责任者:
- 六朝骈文文体研究/陈鹏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1
- ISBN及定价:
- 978-7-5228-1021-8/CNY128.00
- 载体形态项:
- 291页;24cm
- 个人责任者:
- 陈鹏 著
- 学科主题:
- 骈文-文学研究-中国-六朝时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I207.225
- 一般附注: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六朝骈文文体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责任者附注:
- 陈鹏,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80-291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旨在从文体学的角度, 广泛吸取古今中外文体学研究的成果, 对六朝骈文进行历史描述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 主要由以下四章组成: 第一章对骈文文体进行辨析。“骈文”概念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得到普遍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形成了多种文体概念并存的局面。骈文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在于对偶, 用典、辞藻、音律等不过是骈文的一些重要的修辞手法, 而且它们在骈文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或强或弱的非延续性特征。第二章主要对六朝时期诏令、序文、碑文等代表性文体进行研究, 力求在总体把握的宏观视野之下, 细致考察它们具体的骈化进程和艺术特质, 兼及文学批评和文化思想的整体考察。第三章对六朝骈文文体的修辞手法进行研究。六朝骈文所使用的对仗、用典、声律等艺术技巧往往是浑然一体的。其形式上的创新因素, 比其表现的内容更为独特, 在文学史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第四章对六朝骈文的文体功能进行研究。六朝骈文由于自身的特性, 自觉地追求艺术美, 这不仅不与他的功利目的相矛盾, 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人看来, 这或许是华而不实的, 但在当时却是十分自然、又为社会所广泛接受的一种手段。六朝骈文在议论、叙事方面有一定的缺陷。一种文体独特的审美表现方式恰恰是以它的非完善性、以它的限制才成为可能的。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207.225/C616 | 004300942 | ![]() |
可借 | 文学书库 | |
I207.225/C616 | 004300943 | ![]() |
可借 | 文学书库 | |
I207.225/C616 | 004300944 | ![]() |
可借 | 合肥校区书库 | |
I207.225/C616 | 004300945 | ![]() |
可借 | 合肥校区书库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