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
- 题名/责任者:
- 第三帝国的生与死/(美) 彼得·弗里切著 扈喜林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2
- ISBN及定价:
- 978-7-5201-7880-8 精装/CNY79.00
- 载体形态项:
- 391页:图;24cm
- 丛编项:
- 甲骨文
- 个人责任者:
- 弗里切 (Fritzsche, Peter), 1959-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扈喜林 译
- 学科主题:
- 德意志第三帝国-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K516.44
- 版本附注:
- 据2008年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英文版译出
- 责任者附注:
- 彼得·弗里切 (Peter Fritzsche) , 1986年于伯克利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历史教授。扈喜林, 自由译者, 内蒙古人, 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创新研究、心理学、小说等领域的翻译工作, 翻译出版了《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绿色黄金》等20余部作品。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31-381页)和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在《第三帝国的生与死》中,彼得·弗里切用冷静且客观的笔调,为纳粹的意识形态如何一步步在德国占据主导地位进行画像和分析。纳粹的基本诉求的核心是民族共同体,它呼吁所有日耳曼人纠正《凡尔赛和约》的错误,努力让国家变得强大、充满活力,消除体制中的“不健康”因素。德国要生存,其他人(特别是犹太人)必须死。弗里切披露的日记和信件揭示了德国人的恐惧、欲望和疑虑,也展示了纳粹概念如何渗透普通德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这部作品充满力量和启发性,从全新层面探讨了德国人如何努力适应新的种族身份、相信战争的必要性及接受无条件破坏——简而言之,如何一步步成为纳粹分子。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K516.44/F488 | 004228371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
K516.44/F488 | 004228372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