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8
- 题名/责任者:
- 协同进化:人类与机器融合的未来/(美) 爱德华·阿什福德·李著 李杨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
- ISBN及定价:
- 978-7-5217-4147-6/CNY88.00
- 载体形态项:
- xvi, 409页:图, 肖像, 摹真;24cm
- 其它题名:
- 人类与机器融合的未来
- 个人责任者:
- 李 (Lee, Edward Ashford)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李杨 译
- 学科主题:
- 人工智能-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TP18
- 责任者附注:
- 爱德华·阿什福德·李 (Edward Ashford Lee), 计算机科学家、电气工程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IEEE Fellow)。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95-409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见的程度塑造和撼动支撑人类社会的每一根支柱, 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政治结构、流行文化, 无不如此。机器一无论是狭义上的硬件装置和设备, 还是广义上的软件、算法和人工智能一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天, 人与机器的关系不仅愈加紧密, 而且机器的能力在很多领域都正在逼近甚至已经超过人。这使一系列问题亟须被认真审视: 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近乎单向的创造与被创造、主宰与被主宰吗? 人类是否能始终将机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失控的机器会不会如马斯克、泰格马克等人预言的那样, 将对人类形成存在性威胁, 甚至将人类推向灭亡? 理查德·道金斯曾有一句名言:“鸡是一枚鸡蛋制造另一枚鸡蛋的工具。”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否也会如此微妙? 在本书中, 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 作者爱德华·阿什福德·李从生物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研究出发, 提出机器与生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因此在探索人机关系时可以将机器视作一种“生命”。两者间并不是简单的创造与被创造、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 而是更像两种不断进化、相互影响和塑造的生命间的共生关系。作者认为, 随着人机关系越来越紧密, 两者正在从互利共生走向任何一方都离不开另一方的专性共生。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TP18/L100A11 | 004262239 | ![]() |
可借 | 不定馆藏地 | |
TP18/L100A11 | 004262240 | ![]() |
可借 | 计算机科学书库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