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6
- 题名/责任者:
- 楚詞箋注/(明) 李陈玉撰 王舒雅點校
- 出版发行项: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 ISBN及定价:
- 978-7-305-19565-5 精装/CNY35.00
- 载体形态项:
- 15, 33, 126页;22cm
- 简体题名:
- 楚词笺注
- 丛编项:
- 東亞楚辭整理與研究叢書/周建忠主编
- 个人责任者:
- 李陈玉, 1598-1660 撰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王舒雅 点校
- 题名主题:
- 楚辞-注释
- 学科主题:
- 古典诗歌-诗集-中国-战国时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I207.223
- 中图法分类号:
- I222.3
- 中图法分类号:
- I207.223-51
- 一般附注: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楚辭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编号: 13&ZD112)
- 提要文摘附注:
- 李陈玉《楚词笺注》, 是明末清初《楚辞》研究的重要成果, 与此前的注本相比, 表现出诸多不同之处。在书目编排顺序方面, 李陈玉将《九章》《九歌》连续编排, 将《九辨》《招魂》《大招》连续编排, 将《天问》和《离骚》各分为一卷, 并将《大招》之后的篇章删去, 都是独出心裁之处。在作者考订方面, 李陈玉认为《招魂》《大招》的作者都是宋玉, 敢于与前代的权威立异。在内容方面, 李陈玉用“直觉感悟法”品读《楚辞》, 虽不乏主观臆断之处, 但基本能做到“就骚解骚”, 某些新颖的观点给后来的研究者以启迪, 并在“解骚”的过程中倾注了注者的思想感情。总体来说, 注本体现了明末自由开放而缺乏严谨精神的学术风气, 也与李陈玉本人所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及其经历、志趣、情感等因素有关。具有较高的楚辞学术史价值和认识意义。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207.223-51/Z439/1 | 004049757 | 文学书库 | 可借 | 不定馆藏地 | |
I207.223-51/Z439/1 | 004049758 | 文学书库 | 可借 | 文学书库 | |
I207.223-51/Z439/1 | 004049759 | 文学书库 | 可借 | 文学书库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