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
- 题名/责任者:
- 中华正史经典.前四史/(汉) 司马迁等撰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华书局,2020
- ISBN及定价:
- 978-7-101-14641-7 精装/CNY760.00 (14册)
- 载体形态项:
- 14册;22cm
- 其它题名:
- 史记
- 其它题名:
- 后汉书
- 其它题名:
- 汉书
- 其它题名:
- 三国志
- 个人责任者:
- 司马迁 撰
- 个人责任者:
- 范晔 撰
- 个人责任者:
- 班固 撰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裴烟 集解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司马贞 索隐
- 学科主题:
- 中国历史-古代史-纪传体-史籍
- 中图法分类号:
- K204.2
- 题名责任附注:
- 总题名和责任者取自版权页
- 载体形态附注:
- 史记, 一, 701页; 史记, 二, 703-1462页; 史记, 三, 1463-2181页; 史记, 四, 2183-2918页; 汉书, 一, 887页; 汉书, 二, 889-1774页; 汉书, 三, 1775-2722页; 汉书, 四, 2723-3650页; 后汉书, 一, 45, 748页; 后汉书, 二, 749-1489页; 后汉书, 三, 1491-2254页; 后汉书, 四, 2255-2986页;三国志, 一, 24, 614页; 三国志, 二, 615-1234页
- 内容附注:
- 史记 / (汉) 司马迁撰 ; (南朝宋) 裴烟集解 ; (唐) 司马贞索隐 ; (唐) 张守节正义. 后汉书 / (南朝宋) 范晔撰 ; (唐) 李贤等注. 汉书 / (汉) 班固撰 ; (唐) 颜师古注. 三国志 / (晋) 陈寿撰 ; (南朝宋) 裴松之注.
- 提要文摘附注:
- “前四史”是中国史学经典著作, 包括: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 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 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四部。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多年来已成为公认权威的读本。此为繁体字点校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简体横排本整套打包, 均保留了古注、校勘记和全式标点。《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典籍之一,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全书记述了自西汉的汉高祖元年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 共二百三十年史事。此书文赡事详, 奠定正史编例, 为必读之中华史学名著。《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记述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 至汉献帝让位, 曹魏代汉止, 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 分十纪, 八十列传和八志 (司马彪续, 叙事生动, 简明周详, 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国别书, 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凡65卷, 其中魏书30卷, 蜀书15卷, 吴书20卷。裴松之注补充了大量史料, 与陈寿原书一起被视作反应魏蜀吴三国六十年历史的“双璧”。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K204.2/Z392/1:1:1 | 004194781 | 史记(一)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不定馆藏地 |
K204.2/Z392/1:1:4 | 004194784 | 史记(四)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1:3 | 004194783 | 史记(三)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1:2 | 004194782 | 史记(二)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4:1 | 004194793 | 三国志(一) | 艺术史地书库 | 借出-应还日期:2024-09-10 | 不定馆藏地 |
K204.2/Z392/1:4:2 | 004194794 | 三国志(二) | 艺术史地书库 | 借出-应还日期:2025-01-15 | 不定馆藏地 |
K204.2/Z392/1:3:1 | 004194785 | 后汉书(一)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3:4 | 004194788 | 后汉书(四)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3:3 | 004194787 | 后汉书(三)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3:2 | 004194786 | 后汉书(二)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2:1 | 004194789 | 汉书(一)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2:4 | 004194792 | 汉书(四)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2:3 | 004194791 | 汉书(三)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K204.2/Z392/1:2:2 | 004194790 | 汉书(二) | 艺术史地书库 | 可借 | 艺术史地书库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