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2073nam0 2200349 450
- 010 __ |a 978-7-307-13653-3 |d CNY30.00
- 099 __ |a CAL 012014133532
- 100 __ |a 20141030d2014 ekmy0chiy50 ea
- 200 1_ |a 非层状矿体空间构模与数据存储关键技术研究 |A fei ceng zhuang kuang ti kong jian gou mo yu shu ju cun chu guan jian ji shu yan jiu |d =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spatial modeling and data storage of non-stratified orebody |f 刘亚静 ... [等] 著 |z eng
- 210 __ |a 武汉 |c 武汉大学出版社 |d 2014
- 215 __ |a 209页 |c 图 |d 24cm
- 300 __ |a 河北省钢铁联合基金(D2014209253)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D2009000746)联合资助
- 304 __ |a 题名页题其余责任者: 米雪玉、陈光、姚纪明
- 320 __ |a 有书目 (第187-209页)
- 330 __ |a 本书以非层状矿体为研究对象, 首先分析了已有三维数据模型的适用性, 论证了采用混合数据模型对建立真三维非层状矿体模型的合理性; 基于矢量栅格一体化的建模思想, 提出了重构非层状矿体的表面―体元一体化的Solid-Volume-ARTP( 简称SVA)数据模型; 以地质统计学为理论基础, 详细研究了三维克里格插值建立非层状矿体块段模型的方法。然后, 提出了对待估点周围信息点进行搜索的椭球扇块搜索方法, 以提高插值结果的精度; 提出了交叉平、剖面轮廓线相互约束的建模技术, 借助控制线来辅助进行非层状矿体表面建模; 研究了非层状矿体表面和块段模型相交检测和求交点的算法, 有效地实现矢栅一体化建模思想; 利用多分辨率扩展八叉树模型对三维矿体模型进行压缩编码和存储, 减少了系统在模型的存储空间和处理时间方面的消耗。最后, 建立了三维非层状矿体建模原型系统, 并在某个铁矿得到实际应用。
- 510 1_ |a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spatial modeling and data storage of non-stratified orebody |z eng
- 606 0_ |a 矿体 |A kuang ti |x 系统建模 |x 研究
- 606 0_ |a 矿体 |A kuang ti |x 数据管理 |x 研究
- 701 _0 |a 刘亚静 |A liu ya jing |4 著
- 701 _0 |a 米雪玉 |A mi xue yu |4 著
- 701 _0 |a 陈光 |A chen guang |4 著
- 701 _0 |a 姚纪明 |A yao ji ming |4 著
- 801 _0 |a CN |b 三新书业 |c 20140905
- 905 __ |a AUSTL |d P613-39/L921